文:龐君華牧師撰
書5:10-12 在應許之地過逾越節
【經文】
5:10以色列人在吉甲安營。正月十四日晚上,他們在耶利哥的平原守逾越節。
5:11逾越節的第二日,他們吃了當地的出產,就在那一天,吃了無酵餅和烘過的穀物。
5:12他們吃了當地出產的第二日,嗎哪就停止了。以色列人不再有嗎哪了。那一年,他們就吃迦南地的出產。
【默想】
今天的經文顯示了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,約書亞與百姓將要告別過去,特別是在曠野漂流的日子與生活,他們守逾越節,表示紀念上帝拯救他們脫離了奴隸的身份,他們開始吃當地的出產,表示領受上帝讓他們真正的自由,享受在新的土地上,他們不再靠曠野的食糧嗎哪,開始經歷栽種、收成的喜樂。當每個主日,我們崇拜時的心態,也是這樣跨過生命的里程碑,紀念主過去的帶領,享受主此刻的同在,也鼓起勇氣面對日常的未來。其實每一次的崇拜,都是一個新的里程碑,告別過去,確立我們與上主關係的身份。請問你崇拜前可也先預備好你的心,迎接上主新鮮的恩典?
詩78:1-7上帝的能力
【經文】
78:1我的子民哪,要側耳聽我的訓誨,豎起耳朵聽我口中的言語。
78:2我要開口說比喻,我要解開古時的謎語,
78:3是我們所聽見、所知道,我們的祖宗告訴我們的。
78:4我們不要向子孫隱瞞這些事,而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他的能力,並他所行的奇事,述說給後代聽。
78:5他在雅各中立法度,在以色列中設律法;他吩咐我們的祖宗要傳給子孫,
78:6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。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,
78:7好讓他們仰望上帝,不忘記上帝的作為,惟遵守他的命令;
【默想】(請閱讀經文後,安靜默想,有哪句話或哪一個詞你特別有感觸,就以此領悟作為祈禱)
啟8:6-9:12上帝審判的號角
【經文】
8:6拿着七枝號筒的七位天使預備好要吹號。
8:7第一位天使吹號,就有冰雹和火攙着血扔在地上;地的三分之一和樹的三分之一被燒掉了,一切的青草也被燒掉了。
8:8第二位天使吹號,就有像火燒着的大山扔在海中;海的三分之一變成血,
8:9海中有生命的被造之物死了三分之一,船隻也毀壞了三分之一。
8:10第三位天使吹號,就有燒着的大星好像火把從天上墜下來,落在江河的三分之一和眾水的泉源上。
8:11這星名叫「苦艾」;眾水的三分之一變為苦艾,許多人因水變苦而死了。
8:12第四位天使吹號,太陽的三分之一、月亮的三分之一、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擊打,以致日月星的三分之一變黑了,白晝的三分之一沒有光,黑夜也是這樣。
8:13我觀看,聽見一隻在空中飛的鷹大聲說:「禍哉!禍哉!禍哉!地上的居民哪,其餘的三位天使快要吹號了!」
9:1第五位天使吹號,我就看見一顆星從天上墜落到地上;有無底坑的鑰匙賜給它。
9:2它開了無底坑,就有煙從坑裏往上冒,好像大火爐的煙;太陽和天空都因這煙昏暗了。
9:3有蝗蟲從煙中出來,飛到地上,有權柄賜給牠們,好像地上的蠍子有權柄一樣。
9:4牠們奉命不可傷害地上的草、各樣綠色植物和各種樹木,惟獨可傷害額上沒有上帝印記的人;
9:5但是不許蝗蟲害死他們,只可使他們受痛苦五個月;這痛苦就像人被蠍子螫了的痛苦一樣。
9:6在那些日子,人求死,卻死不了;想死,死卻避開他們。
9:7蝗蟲的形狀好像預備上陣的戰馬一樣,頭上戴的好像金冠冕,臉面好像男人的臉面,
9:8頭髮像女人的頭髮,牙齒像獅子的牙齒;
9:9牠們胸前有甲,好像鐵甲;又有翅膀的響聲,好像許多車馬奔跑上陣的聲音。
9:10牠們有尾巴像蠍子,長着毒刺,尾巴上的毒刺有能力傷害人五個月。
9:11牠們有無底坑的使者作牠們的王,按着希伯來話名叫亞巴頓,希臘話名叫亞玻倫。
9:12第一樣災禍過去了;看哪,還有兩樣災禍要來。
【默想】
今天的經文,正好紀錄著第七個印揭開之後,所發生的種種事,這一切發生的事都比前面更加莊嚴,因為在這一切開始之前,天地靜默了約兩刻鐘,試揣摩一下這兩刻鐘的的寂靜。這種安靜預示著重大而莊嚴的事要發生,我們現在在崇拜前也有靜默的時候,詩歌「主在聖殿中」,彷彿就是要讓我們的心寂靜下來,因為一切莊嚴的、神聖的相遇即將發生。你在崇拜前的兩刻鐘時間裏,可曾真正的安靜,期待神聖的相遇?這時隨著陸續五位天使所吹的號角,第一個災禍終於出現了,就是「蝗災」,從無底洞出來的蝗蟲,攻擊沒有印記的百姓,身在其中之人痛苦到「求死不得」。你能想像這是什麼樣的痛苦呢?第9章第6節說「人求死,卻死不了;想死,死卻避開他們」;此外,文中提到「亞巴頓」,是希伯來語「毀滅者」的意思;亞玻倫與阿波羅同音。羅馬的皇帝常自以為是阿波羅的化身。所以這裡可能指涉痛苦的來源,就是使人民民不聊生的羅馬暴君(可能指豆米田Domitian)。這給在歷史中承受痛苦的人一個指引,痛苦不會無止境的下去,痛苦之後上主就會揭開一切的奧祕,所以受苦中人是值得堅持的。顯然這段經文是寫給正在面對巨大的勢力而受苦的百姓所寫的,在太平的日子中,我們無法想像受到巨大壓迫的情況與感受,就請我們為各地在受苦中的百姓舉起禱告的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