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龐君華牧師撰
書3:7-17進入應許之地
【經文】
3:7耶和華對約書亞說:「從今日起,我必使你在以色列眾人眼前被尊為大,使他們知道我怎樣與摩西同在,也必照樣與你同在。
3:8你要吩咐抬約櫃的祭司說:『你們到了約旦河的水邊,要在約旦河中站着。』」
3:9約書亞對以色列人說:「你們近前,到這裏來,聽耶和華-你們上帝的話。」
3:10約書亞說:「你們因這事會知道永生的上帝在你們中間,他必從你們面前趕出迦南人、赫人、希未人、比利洗人、革迦撒人、亞摩利人、耶布斯人。
3:11看哪!全地之主的約櫃必在你們的前面過去,到約旦河裏。
3:12現在,你們要從以色列支派中選出十二個人,每支派一人。
3:13當抬耶和華全地之主約櫃的祭司,腳掌踏入約旦河水裏的時候,約旦河的水,就是從上往下流的水,必然中斷,豎立成壘。」
3:14百姓起行離開帳棚過約旦河的時候,抬約櫃的祭司在百姓的前面。
3:15那時正是收割的日子,約旦河的水漲滿兩岸。抬約櫃的人到了約旦河,抬約櫃的祭司腳一入水邊,
3:16那從上往下流的水就在很遠的地方,在撒拉但旁邊的亞當城那裏停住,豎立成壘;那往亞拉巴海,就是鹽海下流的水全然中斷。於是,百姓在耶利哥的對面過了河。
3:17抬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在約旦河中的乾地上穩穩站着,以色列眾人都從乾地上過去,直到全國都過了約旦河。
【默想】
今天的經文又是以色列人一次重大的經歷,昔日摩西曾帶領百姓過紅海,如今新一代的百姓在約書亞的帶領下來到了約旦河邊,也要經歷這一項信心的功課。過約旦河是以色列人的一件大事,他們終於要抵達「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」了。所以在過約旦河前,百姓須自潔預備心,預備經歷他們所未曾經歷過的,這些預備都使他們將來真正行動時,知道一切都要歸榮耀給主。他們這次過約旦河與之前百姓過紅海一點不同,上次是摩西先以杖使海水先分開,然後百姓才過去,然而這次卻是要抬約櫃的祭司的腳掌踏入約旦河水中,河水才從遠處斷流,他們站在河道上,於是他們才安然過了約旦河。百姓又一次「逾越」了攔阻,踏入應許之地。請你也一起思考,回想你過往可有何重大的經歷,主與你同在,使你逾越了信仰上的攔阻,進入上主應許的生命境地呢?
詩107:1-7, 33-37為美麗的地感謝
【經文】
107:1第五卷(一百零七至一百五十篇)你們要稱謝耶和華,因他本為善,他的慈愛永遠長存!
107:2願耶和華救贖的百姓說這話,就是他從敵人手中所救贖,
107:3從各地,從東從西,從北從海那邊召集來的。
107:4他們在曠野、在荒地飄流,找不到可居住的城,
107:5又飢又渴,心裏發昏。
107:6於是他們在急難中哀求耶和華,他就搭救他們脫離禍患,
107:7又領他們行走直路,前往可居住的城。
107:33他使江河變為曠野,叫水泉變為乾涸之地,
107:34使肥沃之地變為荒蕪的鹽地,都因當地居民的邪惡。
107:35他使曠野變為水潭,叫旱地變為水泉,
107:36使飢餓的人住在那裏,建造可居住的城,
107:37又種田地,栽葡萄園,得享所出產的果實。
【默想】(請閱讀經文後,安靜默想,有哪句話或哪一個詞你特別有感觸,就以此領悟作為祈禱)
帖前2:9-13使徒的教導
【經文】
2:9弟兄們,你們記念我們的辛苦勞碌,晝夜做工,傳上帝的福音給你們,免得你們任何人受累。
2:10我們對你們信主的人是何等聖潔、正直、無可指責,這有你們作證,也有上帝作證。
2:11正如你們知道,我們待你們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。
2:12我們勸勉你們,安慰你們,囑咐你們,使你們行事對得起那召你們進他自己的國、得他榮耀的上帝。
2:13為此,我們也不斷地感謝上帝,因為你們聽見我們所傳上帝的道的時候,你們領受了,不以為這是人的道,而以為這確實是上帝的道,而且在你們信主的人當中運行着。
【默想】
帖撒羅尼迦教會是保羅在希臘宣教初期的一個行程,一路上引起了許多的騷動,也結出了不少的果子,在帖撒羅尼迦約三個禮拜期間,積極地向人論道,傳講耶穌,此舉也得罪了不少保守的猶太人,他們惡意對保羅毀謗,同時將他告到官府去,稱他們為「攪亂天下」的人,可見保羅在那工作的艱辛與受到的攻擊,即便保羅離開了帖撒羅尼迦,仍有人繼續的造謠想要動搖信徒對保羅的信任(參使徒行傳17:1-9)。在今天所引用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書信中,保羅緩緩道出一位牧者為父的心懷,以及自己工作、待人的記憶,他處處不累到信徒們,辛勤工作,為人聖潔、正直、無可指摘。他自己作工只一心討上主的喜悅(2:4),他也要求信徒們「行事對得起那召你們進他自己的國、得他榮耀的上帝。」,也就是不管外在的艱難,心中只有上主的呼召,只為討上主喜悅、與榮耀,不受這些攻擊的攪擾。請想想你服事時是否也遇到始料未及的攔阻?你如何知道自己的動機是為了討主喜悅?為了回應他的呼召?為了榮耀父上帝呢?
太23:1-12謙卑自己
【經文】
23:1(可12:38-40路11:37-5220:45-47)那時,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,
23:2說:「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,
23:3所以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,你們都要謹守遵行。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,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。
23:4他們把難挑的([23.4]有古卷沒有「難挑的」。)重擔捆起來,擱在人的肩上,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。
23:5他們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要讓人看見,所以把佩戴的經匣([23.5]「經匣」是一種經文袋。猶太人在晨禱時,常把裝有經文的皮袋綁在左臂或前額。)加寬了,衣裳的繸子加長了,
23:6喜愛宴席上的首座、會堂裏的高位,
23:7又喜歡人們在街市上向他們問安,稱呼他們拉比([23.7]「拉比」意思是「老師」。)。
23:8但你們不要接受拉比的稱呼,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老師;你們都是弟兄。
23:9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,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,就是在天上的父。
23:10不要接受師傅的稱呼,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傅,就是基督。
23:11你們中間誰為大,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。
23:12凡自高的,必降為卑;自甘卑微的,必升為高。
【默想】
今天的經文是耶穌對法利賽人的指責,耶穌指出法利賽人重視摩西律法固然不錯,可是他們的問題是有教導卻沒有以身作則的實踐,如此言行不一,不是效法的對象。再者,他們將律法中上主的美意,教導成繁複的規條,徒增人的重擔。尤有甚者,他們將律法豐富的內涵,轉變成為滑稽的外在膚淺的實踐,就如聖經要求人牢記律法,晝夜思想,他們就在腦門上綁上了一個小盒子,將經文放在裏面。…最後就是他們「喜作上賓,好為人師」,沾沾自喜,引以為傲。耶穌提醒以上的風氣,千萬不能蔓延到門徒的群體當中。此外,經文中透露了一種「反向的神學」的思考,在低位的反而在高位,在後的反而在前,服事人的反而是領袖,降卑其實是在升高。請再次仔細地想想其中的道理,雖然好像矛盾,但卻真實。請想想現在的信仰群體是否也有耶穌所指責法利賽人的那些歪風呢?在事奉中,你是否會不自覺地依賴別人對你的重視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