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龐君華牧師撰
出19:16-25 摩西與亞倫遇見主
【經文】
19:16到了第三天早晨,山上有雷轟、閃電和密雲,並且角聲非常響亮,營中的百姓盡都戰抖。
19:17摩西率領百姓出營迎見上帝,都站在山下。
19:18西奈山全山冒煙,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臨山上。山的煙霧上騰,彷彿燒窰,整座山劇烈震動。
19:19角聲越來越響,摩西說話,上帝以聲音回答他。
19:20耶和華降臨在西奈山頂上,耶和華召摩西上山頂,摩西就上去了。
19:21耶和華對摩西說:「你下去警告百姓,免得他們闖過來看耶和華,就會有許多人死亡。
19:22那些親近耶和華的祭司也要把自己分別為聖,免得耶和華忽然出來擊殺他們。」
19:23摩西對耶和華說:「百姓不能上西奈山,因為你已經警告我們說:『要在山的周圍劃定界限,使山成聖。』」
19:24耶和華對他說:「下去吧,你要和亞倫一起上來;只是祭司和百姓不可闖上來到耶和華這裏,免得耶和華忽然出來擊殺他們。」
19:25於是,摩西下到百姓那裏告訴他們。
【默想】
今天的經文讓我們一起回顧這莊嚴神聖的一刻,以色列人在西奈山的山腳下肅立著,山頂上有煙霧、有吹角的聲音,有濃密的雲層,有閃電、雷轟及地震等自然變化的現象,他們在等候著,等候上主的指示,也就是律法的頒佈。然而此刻他們正在經歷與學習著一個功課,就是在上主面前的「神聖與敬畏」。人與上帝之間可以溝通,但是有界線,祂永遠充滿著奧秘是我們不能明白的一面,我們當存「敬畏」的心來事奉祂(事奉與崇拜原文是同一字)。雖然透過基督,上主顯示了祂可親的一面,祂的關愛,但我們在與上主互動的過程中,仍然不能消除「神聖與敬畏」的一面,「敬畏」不是普通的懼怕,而是對上主的尊敬所產生的一種尊重與在乎。有些人常常將基督或上帝用「擬人化」的表達,「祂告訴我說什麼….」,「祂幫我做什麼…..」。好像我們只要用「信心」,就可對祂「呼之即來,揮之即去…」這是不對的,再怎樣祂都是我們生命的主,享受祂的慈愛之餘,還是報以聖潔的生活及態度來回應祂,請問在你的崇拜生活中,可有神聖的感受,你朝見上主,可有內心「自潔」的預備?
詩33:12-22 我們的幫助與盾牌
【默想】(請閱讀經文後,安靜默想,有哪句話或哪一個詞你特別有感觸,就以此領悟作為祈禱)
羅8:14-17 靠著聖靈引導
【經文】
8:14因為凡被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上帝的兒子。
8:15你們所領受的不是奴僕的靈,仍舊害怕;所領受的是兒子名分的靈,因此我們呼叫:「阿爸,父!」
8:16聖靈自己與我們的靈一同見證我們是上帝的兒女。
8:17若是兒女,就是後嗣,是上帝的後嗣,和基督同作後嗣。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,是要我們和他一同得榮耀。
【默想】
今天的經文提出了「兒子名分」的概念。我們的內心因聖靈的印證,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的相信上主不會撇棄我們,猶如父母不會任意撇棄兒女一樣。即時兒女有瑕疵,也會全力幫助他們,不會一有機會就撇棄他們的孩子。所以父母往往是孩子們「安全感」的來源,從對父母的信任,延伸至對他人的信任。也因此對自己有信心,知道最後的都會得到接納。當我們稱上帝為「天父」時,這種關係也就確立了,這一切都是基督的功勞,也是聖靈的工作。與此相反的是「僕人的心態」,就是時時害怕自己表現不好,會被「解雇」,所以與上主之間再怎麼親近,但種有一種隔膜無法跨越。這樣的態度是無法完全享受到主的恩典與自由的。請問你如何分辨「僕人的心態」以及「兒子的心態」?我們是靠什麼得以成為上主的兒子?我們如何可以在軟弱時,靠著聖靈(那已經應許要賜給我們的),來勝過目前所受的苦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