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3-30
2023-03-30
2023-04-01
2023-04-01
文:龐君華牧師撰
伯13:13-19僕人緘默不言
【經文】
13:13你們不要作聲,任憑我吧!讓我說話,無論如何我都承當。「你們不要向我作聲,讓我說話,無論如何我都承當。
13:14我何必把我的肉掛在牙上,將我的命放在手中。我為何把我的肉掛在我的牙上,將我的命放在我的手掌中呢?
13:15他必殺我;我雖無指望,然而我在他面前還要辯明我所行的。看哪,他要殺我,我毫無指望([13.15]「我毫無指望」:原文另譯「我仍要仰望他」。),然而我還要在他面前辯明我所行的。
13:16這要成為我的拯救,因為不虔誠的人不得到他面前。這要成為我的拯救,因為不虔誠的人不可到他面前。
13:17你們要細聽我的言語,使我所辯論的入你們的耳中。你們要細聽我的言語,讓我的申辯入你們耳中。
13:18我已陳明我的案,知道自己有義。看哪,我已陳明我的案,知道自己有義。
13:19有誰與我爭論,我就情願緘默不言,氣絕而亡。還有誰要和我爭辯,我現在就緘默不言,氣絕而死。
【默想】
今天的經文顯示面對友人們「善意」的勸說,約伯已經聽不下去了。此時的他渴望能被聆聽,即便他此刻猶如在「砧板上的肉」,可以任人宰割。從結果論來看,他似乎無可辯解,尤其是在上主面前,他更顯得是那麼無能為力。但是他仍希望被「聆聽」,而不是被要求去聽那些「指責」式的安慰。他誠實的面對自己時,找不到什麼不義的行為,需要遭受如此悲慘的下場。即便一切彷彿已經成為定局,他仍希望可以在上主面前,作最後的申辯,而且希望能被耐心地聆聽。請想想其實在我們周圍是否也有很多渴望被聆聽的人們?即便他們無法解釋自己的人生,何以走到今日的境地,但他們希望被聆聽,他們也期待在「無以言狀」的困境中,能有出路。你能聽得到這些緘默的呼聲嗎?

詩31:9-16我的靈在你手中
【默想】(請閱讀經文後,安靜默想,有哪句話或哪一個詞你特別有感觸,就以此領悟作為祈禱)
腓1:21-30行事為人中看到基督
【經文】
1:21因為我活着就是基督,死了就有益處。
1:22但是,我在肉身活着,若能有工作的成果,我就不知道該挑選甚麼。
1:23我處在兩難之間:我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,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;
1:24然而,我為你們肉身活着更加要緊。
1:25既然我這樣深信,就知道仍要留在世間,且與你們眾人一起存留,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,
1:26為了我再到你們那裏時,你們在基督耶穌裏的誇耀越發加增。
1:27最重要的是:你們行事為人要與基督的福音相稱,這樣,無論我來見你們,或不在你們那裏,都可以聽到你們的景況,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,站立得穩,為福音的信仰齊心努力,
1:28絲毫不怕敵人的威脅;以此證明他們會沉淪,你們會得救,這是出於上帝。
1:29因為你們蒙恩,不但得以信服基督,而且要為他受苦。
1:30你們的爭戰,就與你們曾在我身上見過、現在所聽到的是一樣的。
【默想】
腓立比書信中,我們可以感受到字裏行間洋溢喜樂、充滿了感激。然而正在寫信的當下,保羅卻是在監獄之中。但他似乎卻毫無懼怕,他將外在的環境視為將基督能夠顯大的背景,他覺得自己處在兩難之間,若此刻離開世間,可以在天上與基督同在,這真是好的無比。若他仍在留在世間的話,是為了要幫助那些託付給他的人們能夠「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」,兩者相比,他就不知該如何作抉擇了。是為自己的終極的喜樂、美好地與基督同在呢,還是為了牧養,而留在這有苦難的世間呢?當然是生、是死並非保羅自己所能決定的。但是這樣心情下的保羅對我們提出了他的呼籲,首先希望我們「行事為人要與基督的福音相稱」,再者,我們「信服基督,而且要為他受苦」…,這兩個呼籲也成為了基督徒的生活準則與態度,就是用生活來活出上主的「救恩」(不是光用口傳),要預備好為主受苦,這是蒙恩的表現。請問你如何回應保羅的呼籲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