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2-11
2023-02-11
2023-02-12
2023-02-12
文:龐君華牧師撰
申30:1-9a確信上帝的信實
【經文】
30:1「當這一切的事,就是我擺在你面前的祝福和詛咒臨到你的時候,你在耶和華-你上帝趕逐你去的萬國中,心裏回想這些事,
30:2你和你的子孫若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-你的上帝,照我今日一切所吩咐你的,聽從他的話,
30:3耶和華-你的上帝就必憐憫你,使你這被擄的子民歸回。耶和華-你的上帝必轉回,從分散你到的萬民中把你召集回來。
30:4你就是趕逐到天涯,耶和華-你的上帝也必從那裏召集你,從那裏領你回來。
30:5耶和華-你的上帝必領你進入你列祖所得的地,你必得着這地為業。他必善待你,使你增多,勝過你的列祖。
30:6耶和華-你的上帝要使你的心和你後裔的心受割禮,好叫你盡心盡性愛耶和華-你的上帝,使你可以存活。
30:7耶和華-你的上帝必將這一切詛咒加在你仇敵和恨惡你、迫害你的人身上。
30:8你必回轉,聽從耶和華的話,遵行他的一切誡命,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。
30:9耶和華-你的上帝必使你手裏所做的一切,以及你身所生的,牲畜所生的,土地所產的都豐富有餘,而且順利;耶和華必再喜愛善待你,正如他喜愛你的列祖一樣,
【默想】
「你要盡心、盡性愛耶和華,你的上主」這是近來我們再次思想的課題。申命記的意思是重申上主的誡命,所以陳述者非常謹慎地宣告,唯恐這群選民離開了上主的道,而不知回轉,以致遭受了懲罰。上主的誡命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人能「盡心、盡性地愛上主」,這是信徒在生活實踐上,必需的一種內心狀態;全然的愛上主,就使我們會渴慕行祂所喜悅的事,我們會愛祂所愛。沒有盡心盡性地愛上主意味著,我們心中還有其他的價值高於這項要求的「所愛」,無論看起來多麼的善意,但是都不是信心的表現,求聖靈教導我們如何盡心盡性來愛上主。

詩119:1-8遵行上主律法的,這人便為有福
【默想】(請閱讀經文後,安靜默想,有哪句話或哪一個詞你特別有感觸,就以此領悟作為祈禱)

太15:1-9上帝的戒命與宗教的傳統
【經文】
15:1(可7:1-23)那時,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,說:
15:2「你的門徒為甚麼違反古人的傳統?因為他們吃飯的時候不洗手。」
15:3耶穌回答他們:「你們為甚麼因你們的傳統而違反上帝的誡命呢?
15:4上帝說:『當孝敬父母』;又說:『咒罵父母的,必須處死。』
15:5你們倒說:『無論誰對父母說:我所當供奉你的已經作了奉獻,
15:6就可以不孝敬他的父親 ([15.6]有古卷是「他的父母」。)。』這就是你們藉着傳統,廢了上帝的話。
15:7假冒為善的人哪!以賽亞指着你們所預言的說得好:
15:8『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,他們的心卻遠離我。
15:9他們把人的規條當作教義教導人;他們拜我也是枉然。』」
【默想】
今天的經文顯示了耶穌與法利賽人及文士對律法在理解上的衝突,耶穌等一行人在聚餐前,門徒中有人沒有守「洗手」的禮儀用餐,遭到從耶路撒冷來的法利賽人與文士的責難。其實「洗手禮儀」是一種所謂「古人的傳統」,意即是後來的專家對律法中一些細節實踐上所作的解釋,而形成了所謂的傳統。這些解釋有時往往會反客為主,讓人忘記了原來律法中上主的美意,反而注重細節,而不慎卻落入了形式主義的巢臼,變成重視形式,而忽略的上帝的誡命的原來的美意。耶穌越過了所謂的「傳統」的教導,直接以十誡中「當孝敬父母」的要求為例,本來簡單的要求,要對父母尊敬,以及提供應有的照顧,但是在所謂的「傳統」中卻可以為了奉獻給上主,而不用孝敬父母。這樣乍看之下好像很「屬靈」,殊不知這不是上主所要的實踐方式,孝順父母與敬拜上主也不能成為對立的選項,搞到「非此即彼」。請再次記得以賽亞先知的提醒:「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,他們的心卻遠離我」,有時滿口屬靈的高調,其實是離上主很遠。這樣的結果,會使我們的信仰的實踐變得很「怪異」,既不討上主的喜悅,也沒有帶來好的見證。請反省你是否有時也會躲在上主的後面,已迴避一些應當做的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