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龐君華會督撰
結45:1-9 上帝應許一個聖殿
【經文】
45:1你們抽籤分地為業,要獻上一份作為獻給耶和華的聖地,長二萬五千肘 ( [ 45.1] 原文沒有「肘」;下同。),寬二萬 ( [ 45.1] 「二萬」是根據七十士譯本;原文是「一萬」。) 肘。整個地區都作為聖地。
45:2 再從其中劃出一塊作為聖所,長五百肘,寬五百肘,四面見方;四圍再加五十肘的空地。
45:3 從這整個範圍要劃出長二萬五千肘,寬一萬肘的地,其中要有聖所,是至聖的。
45:4 這是地上的一塊聖地,要歸給在聖所供職、親近事奉耶和華的祭司,作為他們房屋用地與聖所的聖地。
45:5 其餘長二萬五千肘,寬一萬肘,要歸給在殿中供職的利未人,作為他們二十間房屋( [ 45.5] 「二十間房屋」:七十士譯本是「居住的城鎮」。)的地業。
45:6 在那塊獻上的聖地旁邊,你們要劃分造城的地業,寬五千肘,長二萬五千肘,歸以色列全家。
45:7劃歸君王的地要在獻上的聖地和城用地的兩旁,面對着聖地,又面對城的用地,西至西邊的疆界,東至東邊的疆界,從西到東,長度與每支派所分得的一樣。
45:8 這地要在以色列中歸君王為業。我所立的君王必不再欺壓我的子民,卻要按支派把地分給以色列家。
45:9主耶和華如此說:「以色列的王啊,你們夠了吧!要除掉殘暴和搶奪的事,行公平和公義,不可再勒索我的百姓。這是主耶和華說的。
【默想】
這是先知的對未來的描述,在一個未來的土地上的一座未來的聖殿。雖說是未來,卻聯繫著他們族群過往的經驗,也啟迪了當時讀者們對當下生活的想像。對於土地的企求,是以色列民一直以來期望,期待著一塊屬於自己的「應許之地」。先知提醒他們,在他們的夢想裏,要有一塊神聖的地方,單單只屬於上帝的地方。這是過去上帝的吩咐,也是他們族群的重大標誌,上帝與他們同在的具體表現。所以百姓擁有的地,國家或君王擁有的地,與聖殿的地是不能混淆的,而且是這個原則是「神聖」的,也體現在「律法」(妥拉Torah)之中。過去歷史中,他們受到了外部帝國文化的影響,效法當時的帝國的體制,以致王權過度膨脹,甚至侵佔到百姓的土地,如亞哈王侵佔了拿伯的莊園(詳參王上21章),此後君王的體制往往打破了這個神聖的原則,使得社會失去的公義,無怪乎先知傳達上帝的心聲「你們夠了吧!」。如今先知再次提起未來的「土地重劃」,既要有神聖的空間,也要有公義的精神。請想想你的夢想或理想中,可有預留神聖的空間,與上帝交會之所在?可有為他人為人類的社會預留公義與尊重的空間?
詩 100我們是他草場的羊
【默想】(請閱讀經文後,安靜默想,有哪句話或哪一個詞你特別有感觸,就以此領悟作為祈禱)
徒9:32-35癱瘓得醫治
【經文】
9:32 彼得在眾信徒中到處奔波的時候,也到了住在呂大的聖徒那裏。
9:33 他在那裏遇見一個人,名叫以尼雅,得了癱瘓,在褥子上躺了八年。
9:34 彼得對他說:「以尼雅,耶穌基督醫好你了,起來!整理你的褥子吧。」他立刻就起來了。
9:35 凡住呂大和沙崙的人都看見了他,就歸向主。
【默想】
基督曾經如何讓畢士大池旁的癱子起來行走,彼得也同樣叫以在褥子上躺了八年的以尼雅起來。基督所行的,跟從祂的人也都經歷了。教會如何使現代癱瘓的心靈,重活躍起來呢?如何使軟弱或活在死氣沈沈中的人,再度充滿了生機?使徒彼得所作的也像基督所作的,因為祂曾應許門徒要作比祂所作更大的事情。你是否也有信心,我們信仰的群體,也能在麻木冷漠的時代行更大的事呢?